谁能想到,一个十一年前的剧,在今天竟还能被盘出电子包浆。
我很难不怀疑,如今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,流淌的都是《甄嬛传》的迷因。
不然怎么解释,随随便便一个梗,都能触发大家深入DNA里的记忆。
成为隔三岔五、就要拿出来当榨菜的 “下饭神器”。
最近,央美请了“温太医”张晓龙开礼仪讲座。
没想到把来晚的人都整懵了,一进会议室,所有同学的头像齐刷刷换成了剧里的人物。
抢昵称的拼手速程度,比抢课还凶。
小主们都早早候着了,via @几颐呀
甄嬛、沈眉庄这样的大名,想都不用想,没个5g网速压根儿抢不到;
连大胖橘、安小鸟的绰号,也很快被占用。
于是,很多人开始剑走偏锋,好嘛你占了富察贵人的名字,我就把头像换成小猫松子,谁创死谁。
紧接着上线的,是嬛嬛的玉佩、 咸福宫的三百二十六块砖、 宁贵人的马、孙答应挂的赤色鸳鸯肚兜、以及华妃的孕吐酸黄瓜——
什么犄角旮旯的玩意儿,都被捣鼓了出来。
就连聊天区里,用的也是清一色的甄式台词。
有那么一瞬间,现场唯一没看过甄嬛传的人,感觉被全世界都孤立了:
“这都啥内部梗啊,你们甄学家们搁这儿搞团建呢!”
但凭借着同学的真才实学, 里面的很多梗 也愣是get到了。
张老师看不下去,随即say了声嗨:“祝各位小主万福金安,我还是那个实初哥哥”。
这一波,网友称之为“打不过就加入”。
如果说曾几何时,我还会怀疑,网上到底存不存在不知道《甄嬛传》的人。
那么现如今,呵,实锤了,不存在的——
全员甄嬛传十级学者,无一生还。
要不说怕是郑晓龙本人都想不到,十一年过去了,观众怎么还在“过情关”。
永远有新鲜血液前仆后继——
《甄嬛传》已经不止占据了人类的心智,还让人心甘情愿、把兜里的钱都掏光。
早在北京环球影城刚开那会,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如果国内办本土乐园,该用什么主题。
就有甄学家抛出“甄嬛主题”,赢得了诸多网友共鸣,纷纷放出壕言一定第一个买票。